第(1/3)页 无苦寺外。 无数苍翠青竹绵延数公里。 当地人称之为老岭竹海。 山风吹过,竹叶声如同书页翻过,林中又有山泉、溪流、古亭以及棋台,偶尔还能见到石碑,皆是古代隐士留下。 了尘带着一行人。 漫步穿过竹海。 一直到了那座古亭外方才停下。 看的出来,竹亭有些年头了,覆在顶上的茅草,都被雨水浸湿烂了不少。 亭中只有一方石桌,几只石凳。 坐下便能远眺竹海,侧耳倾听溪水潺潺。 往些年,山上还算清幽时,常有隐士来此煮茶对弈,坐而论道,只可惜,这幅光景已经好些年不曾见到了。 了尘在此修行后。 山民们也尽量不会来打搅他坐禅。 这片竹海,也就成了他闲暇最为钟情之地。 提上一卷经书,听风、赏月,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。 但今日来此,显然不是为了赏景,而是此地情景,没有外人打扰。 “来,诸位请坐。” 比起鹧鸪哨师兄妹三人忐忑不安。 了尘就要平静许多。 只是让几人坐下。 “前辈寻得好地方,这等风景,我都想搬来做邻居了。” 望着四周翠绿如玉的景致,陈玉楼忍不住打趣道。 “哈哈哈,小友说笑了,陈家坐拥三湘四水之地,又有八百里洞庭,论风景,匡庐山都要差了一筹。” 在寺中住了这么多天。 了尘对一行人已经算是极为了解。 众人当中,陈玉楼无论心性、手段,皆是当之无愧的第一。 纵是放眼天下。 整座江湖上,能比他还出众者也寥寥无几。 有了这番打趣,亭中紧张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,陈玉楼顺势问道。 “前辈这次出关,可是有了进展?” “确实有了些思路。” 了尘也不隐瞒,点了点头。 话音才落。 陈玉楼立刻察觉到身后几道呼吸都为之一乱。 他很清楚,这两个字对鹧鸪哨师兄妹三人有着何等的震动,毕竟就算是他,也难掩心中惊叹。 了尘长老不愧是张三爷最为得意的弟子。 这才几天,竟然就找到了破译天书的路。 “前辈,龙骨上说的什么?” “别急,来坐下慢慢说。” 看了眼一脸急切地鹧鸪哨,了尘摆摆手,示意他坐下。 随即宽袍长袖的袖口轻轻一抖。 数件器物顺次落在石桌上。 分明就是龙骨异文、十六墨玉指环以及一套纸笔。 “这些天,老衲按照十六字阴阳秘术,将这十六枚墨玉指环一一排序,最终找出了一种可能。” 十六枚指环,但从外表看几乎没有任何区别,但指环内侧,却是被人阴刻出了一个个的小字。 也正是那一点细微的变化。 才让了尘摸到了一丝门道。 此刻。 只见他双手十指飞快拨动。 原本随意凌乱的指环,也在迅速改变方位。 从前往后,以两道八卦方位落子。 做完这一切,了尘并未停下动作,又将那张随身带来的白纸摊开,握住毛笔,飞快写下一行字。 “这是……” 等他落笔,墨迹阴干。 将纸页翻转推到两人跟前时。 鹧鸪哨心神一振,再不敢多想,俯身低头一脸认真的看了过去。 纸上一左一右。 绘着两面图案。 分明就是先天八卦以及后天八卦。 边上又用楷字做了备注。 只是,纸上的字他都认识,放到一起却让他有种莫名的晦涩感。 “天地人鬼神佛魔畜。” “摄镇遁物化阴阳空?” 随着鹧鸪哨低声念着,脸上的不解之色也越发浓厚。 “这是周天十六字。” 陈玉楼轻声解释了一句。 “小友知道?” 了尘心头一动,看向他的眼神里满是惊讶。 要知道,自师傅仙逝,这世上懂得完整十六字的人,就只有他一个。 纵是二师弟金算盘。 也只对风水术了如指掌,但后半卷的阴阳术,同样一无所知。 这一切,就是因为周天全卦早已经断了传承。 当年张三爷,还是因为盗了一座周朝大墓,从中得到一件记载周天全卦的青铜器,经过多年苦心钻研。 最终从周天全卦中,推演出了十六字。 而据他所知,卸岭一派专攻于械,与搬山道人相似,对风水之术并不擅长。 没想到,陈玉楼竟然能够一口道破。 如何不让他惊叹万分? “前辈有所不知,在下有位至交,乃是阴阳端公后人,陈某自小又对五行风水极感兴趣,时常讨教,算是学有所成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