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既然归墟卦鼎被称之为古今第一神物。 连周天子都不惜强恨天氏将其交出。 总不可能是如此简单的缘故。 手指轻轻在鼎身那些符文上划过,陈玉楼思绪涌动。 思索了好一会,他才绕过卦鼎,径直走向前方的空旷处,水磨青砖上铺着厚厚一层地毯,还有蒲团矮几,以及洗净晾干的茶具。 不过。 那两只蜀锦编织,价值千金的蒲团,在他眼里却变得一文不值。 被他随意拎起,放到一旁。 心神一动。 转而出现的是两只草木所编的蒲团以及一口香炉。 看似简陋。 但那两只草团之上,却是时时刻刻散发着一股令人震撼的大道韵味。 至于香炉之中,残留的三枚檀香,更是青烟袅袅,转瞬间,便将整座地下洞窟笼罩其中。 即便不曾入定也未修行。 但稍稍闻上一口,便令人心思通透,神识澄澈。 悟道蒲团、静神香炉。 这可是文始真人所留,天底下再无第二件。 即便放到龙虎、武当这种传承上千年的道门大宗内,也足以算得上镇宗之宝。 自龙岭一行归来,这还是他第一次将两件法器尽数取出。 就算在船上时,也只在入定闭关,才会取出香炉,借之沉心静气,助长修行。 此刻,陈玉楼凝神盯着两件法器。 只觉得有种说不出的震撼。 从选择下墓获取修行资源开始,到今朝一日,细数下来,其实法器并不在少数。 龙鳞剑、雷珠、打鬼鞭以及云箓祖符。 但除却古雷符凝聚的雷珠,能稳稳踏入法宝之列,祖符难以估算,龙鳞剑和打鬼鞭,都只能算作法器。 但眼前这两件先辈遗物。 在陈玉楼看来,却是远超打鬼鞭。 攻伐之兵易得,但这等修行辅物却是极为难见,至少迄今为止,他也只见到这两件。 就是吕祖所留的解剑石,都不算在此类。 “差点忘了。” 凝神思索间,陈玉楼忽然一拍额头,眼底闪过一丝懊恼。 心神一动。 刹那间。 身前地毯上再次多出了一尊大如山岳般的物件。 通透如玉。 此刻在头顶四方灯火照耀下,折射出一缕缕金芒,浓郁的芳香环绕弥漫。 赫然就是从龙岭带回的那只闻香玉。 这同样是能够静神沉心的好东西。 虽然比不上静神香炉,但对修行而言,一样大有裨益。 这也是他为何坚持带回的缘故。 “正好明日一早,就让人去请李掌柜,到时候交由他来炼器。” 这么大一只闻香玉世所罕见。 要是放出去,遇到识货的大藏家,绝对愿意出天价购买。 不过…… 从始至终,陈玉楼就没这种打算。 陈家还没有到缺钱到这一步的时候。 何况,修行资材本就难得,红姑娘等人为了精进,还要每天日复一日的呼吸入定,积水成渊,一点点提升。 走出一步,尚且难如登天。 但有了此物,等于无形中增进呼吸速度,长此以往,水滴石穿,裨益极为惊人。 不过,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。 他虽然有所念头,却也不会轻易动手。 万一失手,这世上可再没有第二件闻香玉来给他练手。 将几件器物各自放好。 观摩良久后,陈玉楼这才转身走向书桌,许久不曾回来,纹理细腻的桌面上,却仍旧纤尘不染。 一看就是鱼叔或者拐子,经常会下来亲自打扫。 此处极为隐秘。 除了他们几个人之外,几乎无人知晓。 将笔墨纸砚、笔洗笔筒一类的物事简单整理了下,陈玉楼伸手轻轻一挥,就如变魔术一般,空荡荡的桌面上瞬间多出了无数的玉石籽料。 是他当初从昆仑山返回,途径喀什古城时特地买下。 和阗玉,本就以质地细腻,品质上乘名动天下。 眼前这些籽料,几乎每一枚都是上品。 初次外。 还有几枚经过雕琢的玉符,以及刻刀之物。 丹符器阵,一直是他想要修行之事。 只不过这半年里,时间急迫,不是在赶路就是在赶路的路上,如今终于返回庄子,他又岂会白白浪费大好机会。 观云楼上。 还是热闹纷呈。 但地下洞窟之中,灯火笼罩下,陈玉楼却已经收起心思,挑了一把趁手的刻刀。 仿佛坊间的雕刻师。 随手拿了一枚籽料,开始制符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