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又是数天过去。 大船顺水东行,接连走过渝州、丰都、奉节、巫山以及荆州。 而孙把头不愧是跑了几十年船的老江湖。 时间算得不多不少。 到了第五天头上,果然抵达了岳阳境内。 岳阳城,又称巴陵郡,滨洞庭而纳潇湘四水,临长江可通四海五洲,自古就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称誉。 辰时。 晴空万里。 岳阳城北门外古渡口,千帆竞过中,随着无数货船、打渔扁舟,大船缓缓停泊到渡口码头处。 北门古渡,建成于唐末。 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。 千年时间里,这座古渡见证了岳阳城的鼎盛,三十年前,此处又是作为最早通商的埠口之一。 是以,如今看到更是繁华。 此刻站在船头上的陈玉楼,目光扫过,粗略估算了下,一天下来差不多有三五百艘船只停靠。 这个数量已经极为恐怖了。 就算是同样临江而居的上海滩和金陵城,码头运输量也就堪堪破千,至于同为通商埠口的浔阳城,当日他们走过时,顶多也就见到一两百艘船。 呜呜呜! 就在他心生感慨时。 大船铛的一声靠在码头里,船头处也随之传来一道低低的汽笛声。 “到咯!” “陈先生。” “老孙头我也算是幸不辱命,没耽误您的时间。” 孙把头提着烟杆,从底下钻了上来,见到他人拱手笑道。 前后整整半个月。 从青城山赶赴岳阳城,相隔一千多里,算不上快,但行船走水还算可以了。 关键不是快慢与否。 而是这段时日,对一行人而言,绝对是难得的闲暇。 “这一路还真是多谢孙把头。” 看着熟悉的古城,陈玉楼也是心潮起伏。 虽然上次并非是从此处出发。 但这些年来,不知走过多少次北门渡口。 如今重回故地,心中千头万绪,就如身后大江潮头来回起伏。 “陈先生客气了……” 孙把头搓了搓手,连连摇头。 他从十来岁开始跑船,见过的主顾不计其数,但如陈先生这般温和待人的,几乎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。 出身世家,却丝毫不会瞧不上他们这些穷苦人。 再就是见识之广,让他这种走南闯北的老江湖,都难掩钦佩之意。 和他聊过就知道,陈先生绝不是那种从书上得来的粗浅功夫,老话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