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自岳阳往湘阴。 长江、洞庭与湘水三江合流,水系之丰天下罕见。 其中又有资江、沅水以及澧水,并称三江四水一大湖。 尤其是洞庭,古称云梦、九江和重湖,云梦泽这个名字,最早在史记、周礼和尔雅上就有记载。 汉阳志中更是明文记下‘云在江之北,梦在江之南’,因而南北大泽共称云梦。 到了战国后。 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,江南仍是大泽湖泊,江北却已经成为沼泽。 再加上湖中有一大山。 名为洞庭,亦或君山。 于是,自此之后,云梦二字被洞庭替代。 对一行人而言,走水路同样能直达湘阴城外,但花费的时间就要多出不少。 青山在即,归心似箭。 纵是最为沉稳的昆仑,都难掩激荡情绪。 这么多年来,他还是头一次离开庄子这么久,前后算下来,差不多已经五个月,快半年时间。 纵马掠过长堤,只小半日时间。 烟波浩渺洞庭大泽,便出现在众人视线中。 隔着数里望去,水气遮天蔽日。 即便看过无数次,但每次途径此地,众人都难掩心中震撼。 “陈掌柜,都说大泽必有蛟龙走水,这云梦泽前后绵延八百里,有没有真龙?” 不知觉间。 众人已经到了岳阳楼下。 这座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的古楼,滨临湖岸,下瞰洞庭,前望君山,只不过历代兵燹火焚,重修达十余次。 眼下他们所见到的岳阳楼,还是光绪六年修缮。 到今日也就三十多年。 琉璃金顶、椽檩交错,庄重大气、气势磅礴。 二楼正中悬挂的紫檀木雕屏上,还刻有前朝书法家手写的岳阳楼记。 一行人登楼小憩。 此刻负手站在二楼长廊上,恰好能够俯瞰洞庭大湖,只觉得烟波浩荡,河清海晏,隐隐还能看到千帆竟过。 或是乘船赏景,或是扁舟打渔。 极远处的水雾中还能见到一座小岛。 赫然就是君山岛。 陈玉楼远眺岛上,因为时隔太远,加上这几日阴雨连绵,湖上雾气弥漫,几乎什么都看不到。 也不知道鱼叔命人上岛没有。 八百里洞庭一岛屿。 简直就是完美的洞天福地。 纵是兵燹祸乱,身处其中也能安然无虞。 寻了这么久,君山岛算是他心目中的第一选择,其二才是遮龙山,再往后则是海外诸岛。 而今修行,都动辄入定数日。 他能清晰察觉到,越是往后,闭关之日将会越久。 这也是为何出发西域之前,他就特地密令下去,让镇守庄子的鱼叔派人登岛,先做规划。 他在思索间。 剩下几人也是一脸惊叹的望着大湖风光。 一望无尽的大泽,云在天青水在瓶。 老洋人脑海里,下意识浮现出当日在建水古城外眺望抚仙湖时的情形。 滇南之地,传闻极多。 凡是有江河湖泽之处,都有龙属坐镇。 无论蛇蟒虺蛟,还是龙鱼鼋鼍,都能算得上此类。 而今眼前这座大湖,比起抚仙湖更为磅礴,也难怪他会如此作想。 “关于洞庭湖蛟龙传闻,其实还真不在少数。” “早在上古时代,山海经中就有记载,四不像和巴蛇皆是居住于云梦泽,只不过其中神话色采太过强烈,难辨真假。” “但岳阳志、汨罗志以及湘阴志中,都有关于洞庭蛟龙的明确记录。” “老一辈还有不少人,曾信誓旦旦提及亲眼所见。” 陈玉楼自小就在湘阴长大。 又岂会没有听过洞庭水怪的传言。 其中版本各异,少说有几十种。 但无论亲眼所见,还是道听途说,洞庭水怪几乎都无外乎或如蛇或如龙,头部宽阔,身躯粗壮,周身布满鳞片。 这与传说中的蛟龙几乎如出一辙。 所以陈玉楼断定,大湖之中定然藏有一头蛟龙。 至于有没有化作真龙,他就不敢保证了。 毕竟,连抚仙湖那头千年老蛟,也是在得到一截真龙骨后,方才看到一线契机,打算尝试走水。 “另外,别忘了吕祖那首潭州鹤会。” “一剑当空又飞去,洞庭惊起老龙眠。” 陈玉楼负手轻轻吟诵着古诗。 眼前浮现的却是负剑过水的吕洞玄,一剑飞出,自湖面上划开一道白痕,水府中沉眠的蛟龙当即被惊醒的情形。 那是何等壮阔。 “真有啊。” “可惜没能见到,不然……” 老洋人双眼一亮。 他其实也是随口一说。 “不然怎么样?” 陈玉楼嘴角勾起一丝笑意,“再来一次猎龙,食龙肉、饮龙血?” “也不是不行。” 当日龙潭山,他们一行人拆形去骨,除却蛟龙精血留待有用,加之其血气太重,纵是武夫也不敢轻易服用。 拆下来的蛟龙肉,他们有一个算一个,可都没少吃。 只不过,真要比较起来。 论味道还是当初遮龙山那头青鳞蛇肉更胜一筹。 “你小子口气挺大啊现在。” 闻言。 陈玉楼眼角不由一跳。 龙潭山斩龙,看似简单,但那是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,若不是被镇压了数百年,垂佛门法器金刚橛,日夜消磨其身上煞气,他们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得手。 真正能够走到蛟龙者。 天生蛟种还好。 要是一步步化形而来,每一头都可以称之为万古大妖了。 蛇五百年化蟒,蟒五百年成虺,虺又五百年方能成蛟。 历经千百年,方才能够抵达那一步。 斩蛟龙,又何尝会简单? “这不是有陈掌柜您在么?” 老洋人咧嘴一笑。 第(1/3)页